這兩天微軟收購TikTok的事情還未消散,微軟更新協議“斷供中國”的消息讓廣大網友再次炸了鍋。
這兩天微軟收購TikTok的事情還未消散,微軟更新協議“斷供中國”的消息讓廣大網友再次炸了鍋。
原因是近日微軟公司在其官網更新了服務協議,聲明如因不可抗力導致微軟無法履行或延遲履行其義務,微軟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。該協議10月1日正式生效。
但隨后也有更多媒體站出來澄清此事系為誤讀。
根據相關報道顯示,微軟此次更新服務是為“常規操作”,幾乎每年都會更新用戶使用條款的相關規定,并且此次所更新的內容與以往(最早可追溯至2016版)并無差異。
根據判斷,像這樣的操作只不過是跨國企業規避政治風險的一種手段,不會特定指向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,而且在其他地區的微軟軟件服務協議中均包含了類似的規定和內容。
然而,這里還應該有一個反轉。
之所以有這一次誤讀,與近期美國封殺Tik Tok、微軟收購Tik Tok,以及此前特朗普政府不斷對中國企業施壓、封殺不無關系。這讓一些網友出現神經緊張、草木皆兵的情況也情有可原。
那么,出于居安思危的角度來思考,如果微軟真的要“斷供”的話,國內客戶將受到多大的影響呢?
企業客戶將受較大影響
縱觀微軟各項業務,最為人熟知的Windows系統,最令國人憂心。
分部門看,據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,微軟該季度營收380.3億美元:智能云部門營收133.7億美元;包括Office在內的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,營收117.5億美元;包括Windows在內的個人計算業務,營收129.1億美元。
在國內,云計算市場目前多“朵”云并存,包括新網云、阿里云、騰訊云等,微軟本不具備優勢。而辦公軟件Office,亦有金山WPS這一競爭多年的著名對手。只有操作系統領域,尚無公眾熟知的國產替代品。
作為微軟起家之作,Windows系統的壟斷地位延續數十年。所以微軟“斷供中國”受影響最大的是Windows系列產品用戶。
對于普通人而言,如果失去了正版Windows和Office產品支持,的確可能會回歸曾經的“盜版免費”時代。
但是,微軟“斷供中國”受打擊最大的是企業客戶。因為這類客戶群體規模大,維權成本相較于普通個人更低。
所以,當企業客戶失去正版Windows產品、Office產品支持,如果使用盜版的話仍然會面臨微軟打擊。在某一種程度上來看,也在逼迫著中國在操作系統上的提前布局,同時也重新喚起了人們對APP和域名之間關系的審視。
APP與域名的不同
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APP的出現,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,卻也存在著危機。大多中國APP依靠安卓和蘋果市場,美國的施壓,勢必會對安卓和蘋果市場提出限制,那么也就意味著APP將很難正常使用。
對于如何擺脫這種被動的局面,早前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推測的:談何獨立自主,只有推動應用WEB化,運用PWA等跨平臺技術才是當前互聯網企業的最佳出路。如何推動WEB化,通俗點來說就是考究APP與域名的關系。域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APP的WEB化表現。
域名作為品牌的標識,與IP地址一一對應,使用者只需記住域名的地址,就能很容易找到企業的相關信息。但現實生活中,APP和小程序的相繼出現,大家似乎覺得域名就沒有那么重要了。
但本次斷供風波,可能讓企業亦或是個人都能清晰的認識到獨立的重要性,認識到web化的重要性,認識到域名獨一無二,不可復制的優勢,相對于APP和小程序而言,域名自由很多。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發送郵件至:operations@xinnet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